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當前位置:首頁技術文章儀(yi) 器儀(yi) 表業(ye) 今年產(chan) 銷達30%或增幅

儀器儀表業今年產銷達30%或增幅

更新時間:2014-03-24點擊次數:2329

2013年我國儀(yi) 器儀(yi) 表行業(ye) 實現主營收入8256億(yi) 元,主營收入同比增幅達30.1%,略高於(yu) 機械行業(ye) 的產(chan) 銷增幅。
  “行業(ye) 的較高增幅主要受益於(yu) 工業(ye) 自動化和與(yu) 民生有關(guan) 的分行業(ye) 兩(liang) 個(ge) 領域。”奚家成分析說。
  首先,我國工業(ye) 企業(ye) 的技術改造、節能減排和機電產(chan) 品的升級換代,不斷提升了對工業(ye) 自動化產(chan) 品的需求。2013年我國工業(ye) 自動化行業(ye) 的主營收入超過了3000億(yi) 元,同比增幅達31.6%,呈現出限上企業(ye) 數量過千的良好發展態勢。
  其次,與(yu) 民生有關(guan) 的分行業(ye) 雖然行業(ye) 不大,占比少,企業(ye) 規模小,但由於(yu) 基數低,在國家重視民生的方針指引下增幅較高,如農(nong) 林牧漁儀(yi) 器(增幅24.7%)、氣象海洋導航儀(yi) 器(19.2%)、車用儀(yi) 表(17.3%)、教學儀(yi) 器(16.6%)、衡器(15.7%)、醫療儀(yi) 器設備(19.5%)等。再如,與(yu) 家家戶戶有關(guan) 的供應用儀(yi) 表,其中的電、水、氣表經過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後,去年增幅雖然不高(12.6%),但是以北方15省市為(wei) 主的熱量表和供熱監控係統需求上升,出現了上億(yi) 元的訂貨大單和工程項目。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另一個(ge) 重要的領域科學儀(yi) 器產(chan) 業(ye) 中,雖然國家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和企業(ye) 的重視使得科學儀(yi) 器的需求量增長,但由於(yu) 中科學儀(yi) 器技術難度大、批量小、單價(jia) 高,我國製造業(ye) 的相對優(you) 勢因素作用小,因此該行業(ye) 2013年雖取得了不少科研和產(chan) 業(ye) 化成果,但用量多、影響大的主幹品種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進口量始終居高不下,因此國內(nei) 企業(ye) 的產(chan) 銷增幅不高。
  奚家成告訴記者說,經過近兩(liang) 年的調整,儀(yi) 器儀(yi) 表行業(ye) 的同比增幅由近30%的高點降至10%~20%的中速增長區,目前正處在中位偏高區域。“從(cong) 高增長向中速增長的調整過程較為(wei) 平緩,沒有出現需求大幅波動、產(chan) 能過剩、產(chan) 業(ye) 瀕臨(lin) 困境等嚴(yan) 峻情況,行業(ye) 保持長期可持續中速增長的可能性增大。”
  利潤增幅年末大幅翹尾
  2013年儀(yi) 器儀(yi) 表行業(ye) 的利潤總額為(wei) 724.5億(yi) 元,同比增幅16.53%,比上年提高了2.59%;主營收入的利潤率為(wei) 8.78%,比上年高0.1%。
  “行業(ye) 的良好經濟數據既有產(chan) 銷增長、強化管理、科技進步等正常原因,也有年末大幅翹尾等偶發性因素。”奚家成分析說,2013年全行業(ye) 的應收賬款同比增幅為(wei) 13.88%,庫存8.38%,管理費用11.24%,財務費用13.41%,利息支出7.99%及累計虧(kui) 損額為(wei) -0.39%,這些數據要均遠低於(yu) 主營收入的增幅15.1%,“這說明了企業(ye) 內(nei) 部管理和外部金融環境均有改善。”
  若按企業(ye) 分類,民營企業(ye) 的利潤占全行業(ye) 的61%,同比增幅為(wei) 18.6%,仍是行業(ye) 盈利的主力。與(yu) 此同時,國企和三資企業(ye) 的利潤增幅均由上年的負增長(-2.46%、-3.07%)轉為(wei) 兩(liang) 位數的增長(21.77%、11.93%),這也是行業(ye) 利潤改善的重要因素。
  但值得注意的是,全行業(ye) 的主營業(ye) 務成本同比增幅達16.13%,高於(yu) 主營收入15.1%的增幅,這說明行業(ye) 的盈利能力並沒有得到*。
  奚家成告訴記者說,2013年6~10月行業(ye) 的利潤增幅均在13%以下,到11、12月時則大幅翹尾,其中不乏金融環境相對寬鬆、年內(nei) 累計利潤及往年滾存利潤年末集中兌(dui) 現等因素,但在成本增幅仍然高企、行業(ye) 素質尚未大幅提升的情況下,這種利潤增幅高於(yu) 主營收入增幅的情況將難以持續。
  出口增幅突降
  2013年儀(yi) 器儀(yi) 表行業(ye) 全年進口402.2億(yi) 美元,同比增幅3.35%。其中進口增幅達到兩(liang) 位數的主要是以實驗分析儀(yi) 器和光學儀(yi) 器為(wei) 主的科學測試儀(yi) 器;進口量大、總價(jia) 超過50億(yi) 美元以上的有工業(ye) 自動化儀(yi) 表與(yu) 控製係統、光學儀(yi) 器、實驗分析儀(yi) 器和醫療儀(yi) 器。
  2013年行業(ye) 全年出口236.2億(yi) 美元,同比增幅7.56%,其中出口增幅達到兩(liang) 位數的有工業(ye) 自動化儀(yi) 表與(yu) 控製係統、電工儀(yi) 器儀(yi) 表、光學儀(yi) 器、實驗分析儀(yi) 器、醫療儀(yi) 器和衡器。
  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外,儀(yi) 器儀(yi) 表行業(ye) 的出口長期都保持著兩(liang) 位數的增長,高峰時其年增幅曾超過30%,“但2013年出口增幅卻突降為(wei) 一位數,且不到上年的一半,出乎年初預料。”奚家成指出。
  他分析認為(wei) ,出口增幅明顯下降既有市場疲軟、匯率變化等外部因素,也有成本上升、中低檔產(chan) 品占比過大、高附加值產(chan) 品出口增長緩慢等內(nei) 因。“但由於(yu) 出口在全行業(ye) 的產(chan) 銷占比中已由本世紀初的30%降為(wei) 2013年的15%左右,因此,其對全行業(ye) 的影響尚在可控範圍內(nei) 。”
  出口增幅雖然降為(wei) 一位數,但仍高於(yu) 進口增幅一倍,因此,2013年,我國儀(yi) 器儀(yi) 表產(chan) 業(ye) 的進出口逆差小幅下降,由高點173億(yi) 美元降為(wei) 166億(yi) 美元。
  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近年來,控製係統等工業(ye) 自動化產(chan) 品水平的提高,使得本國產(chan) 品的*不斷上升,大噸位振動台等產(chan) 品的研製成功代表了國產(chan) 科學儀(yi) 器裝備的進展和提高,熱量表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起則預示著民生用儀(yi) 器儀(yi) 表的廣闊前景。
  在奚家成看來,技術進步與(yu) 市場需求的結合是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的基礎,而儀(yi) 器儀(yi) 表行業(ye) 的結構調整主要體(ti) 現在三個(ge) 方麵。
  首先,服務對象和領域的調整。一是由工業(ye) 和科技需求為(wei) 主向工業(ye) 、科技、民生需求均衡發展轉變;二是由適應以新項目為(wei) 主向技改和新項目並重、技改居多的市場變化;三是改變在工業(ye) 領域中火電、冶金占比過高的情況,向與(yu) 當前各工業(ye) 領域發展相應的較均衡的方向調整。
  其次,新產(chan) 品和中產(chan) 品的增幅大於(yu) 一般產(chan) 品。據了解,2013年儀(yi) 器儀(yi) 表產(chan) 業(ye) 中產(chan) 銷增幅能達到15%以上的企業(ye) 絕大部分都得益於(yu) 新產(chan) 品和中產(chan) 品的產(chan) 業(ye) 化,相應的同類產(chan) 品的進口和“三資”企業(ye) 的產(chan) 銷則在下降或增長減緩。
  此外,集成、服務性業(ye) 務的增長要快於(yu) 生產(chan) 製造。一批以節能減排、專(zhuan) 業(ye) 性技改、測試服務為(wei) 主業(ye) 的企業(ye) 都快速成長,在發展zui快的工業(ye) 自動化行業(ye) 中,其產(chan) 值已超過三分之一。很多以產(chan) 品製造為(wei) 主的企業(ye) ,已設立了工程集成和服務業(ye) 務的子公司或事業(ye) 部,其經營額達10%~30%及以上不等,在總經營額中的占比也在不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