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現代人的生活豐(feng) 富多彩,也許你是一個(ge) 控,無論是出門遇到一件新鮮事,還是自駕遠遊看到迷人風景,不再是立即撥通向親(qin) 人朋友講述,而是習(xi) 慣於(yu) 按下手機快門,拍下美景再配上心情文字,發一條,與(yu) 親(qin) 人朋友和眾(zhong) 粉絲(si) 分享。現在,購物、旅遊、訂飯店、乘飛機、訂餐、看電影......這些看似複雜的大小事情通過網絡就可以足不出戶安排妥當。然而,網絡在帶給我們(men) 方便快捷的同時,這裏也不是一塊淨地,網絡世界誘惑無限,魚龍混雜,她在美妙無比的同時又暗藏陷阱,讓人一不小掉進去。
網絡在帶給人們(men) 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網上詐騙案件種類繁多,呈日趨頻發的態勢。為(wei) 了提高廣大群眾(zhong) 對網上詐騙犯罪的自我防範意識,我局總結了近年來利用網絡進行詐騙犯罪的種類,提醒大家注意防範。
一、網絡遊戲詐騙
作案手法:
近年來針對虛擬網絡遊戲的詐騙案件不斷增多,常見的詐騙方式一是低價(jia) 銷售遊戲裝備,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網絡遊戲,進行遊戲幣及裝備的買(mai) 賣,在騙取玩家信任後,讓玩家通過線下銀行匯款的方式,待得到錢款後即食言,不予交易;二是在遊戲論壇上發布提供代練信息,待得到玩家提供的匯款及遊戲賬號後,代練一兩(liang) 天後連同賬號一起侵吞;三是在交易賬號時,雖提供了比較詳細的資料,待玩家交易結束玩了幾天後,賬號就被盜了過去,造成經濟損失.
案例:
網名為(wei) “戰將”的遊戲玩家告訴記者,他玩《暗黑》遊戲已有一年多時間,一次他突然接到一位玩家的信息,說有高等級的盔甲和魔法道具出售,其中一套80級的盔甲正是他一直夢寐以求的。為(wei) 能夠快速升級,他zui終與(yu) 這位玩家談妥以1200元的價(jia) 格成交,但當他將錢如數匯入對方銀行賬戶後,玩家從(cong) 此消失,此時他方才醒悟自己被騙。
二、 視頻詐騙。
作案手法:
犯罪分子通過黑客技術竊取事主密碼,並遠程啟動視頻探頭,事先錄取事主的視頻資料,然後登錄所竊,冒充事主有針對性地選擇其好友,要求與(yu) 其視頻聊天,向其播放事先錄取的事主視頻。騙取信任後,編造出車禍、急需周轉資金等各種借口騙取錢財。
案例:
某校學生小劉在宿舍上網,登陸後發現在國外留學的好友也在網上,於(yu) 是就主動跟好友聊起天來,聊了一會(hui) 兒(er) ,“好友”把視頻打開了,小劉一看就是好友的影像,但此時視頻馬上就關(guan) 閉了,“好友”接著說,自己的哥哥在生意上有點麻煩今天急需用錢,讓小劉先給他哥哥匯款三千元。小劉想也沒想,就趕緊去銀行向“好友”提供的銀行賬號辦理了匯款業(ye) 務,匯款後小劉給好友打了,好友說什麽(me) 錢呀,小劉說你不是讓我給你哥哥匯款嗎?這時她才發現被騙了。
三、網絡購物詐騙
作案手法:
是指事主在互聯網上因購買(mai) 商品時而發生的詐騙案件。其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種:
1、多次匯。騙子以未收到或提出要匯到一定數目方能將以前款項退還等各種理由迫使事主多次匯。
2、假鏈接、假網頁。騙子為(wei) 事主提供虛假鏈接或網頁,交易往往顯示不成功,讓事主多次往裏匯錢。
3、拒絕安全支付法。騙子以種種理由拒絕使用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謊稱“我自己的賬戶zui近出現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網易寶,因為(wei) 要收手續費,可以再給你算便宜一些”等等。
4、收取訂金騙錢法。騙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數額的訂金或保證金,然後才發貨。然後就會(hui) 利用事主急於(yu) 拿到貨物的迫切心理以種種看似合理的理由,誘使事主追加訂金。
5、約見匯。網上購買(mai) 二手車、火車票等詐騙的常見手法,騙子一方麵約見事主在某地見麵驗車或給票,又要求事主的朋友一接到事主就馬上匯,騙子利用“來電任意顯軟件”冒充事主給其朋友打讓其匯。
6、以次充好。用假冒、劣質、低廉的山寨產(chan) 品冒充商品,事主收貨後連呼上當,叫苦不堪。
案例:
2010年4月,案犯在某二手上出售一款奧迪汽車,陳某看到後信以為(wei) 真,按上麵的打給案犯,案犯稱要陳某先去工商銀行匯700元作為(wei) 定金後才將車子發貨到浙江,陳某遂匯。次日,案犯打給陳某稱車子已到,要陳某事先向對方匯一半的款後才能給車,陳某信以為(wei) 真,在工商銀行向對方匯後發現上當受騙,損失價(jia) 值人民幣12700元。
四、“網絡釣魚”詐騙
作案手法:
“網絡釣魚”利用欺騙性的電子郵件和偽(wei) 造的互聯進行詐騙活動,獲得受騙者財務信息進而竊取資金。作案手法有以下兩(liang) 種:
1、發送電子郵件,以虛假信息引誘用戶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發送欺詐性電子郵件,郵件多以中獎、顧問、對賬等內(nei) 容引誘用戶在郵件中填入金融賬號和密碼。
2、不法分子通過設立假冒銀行,當用戶輸入錯誤後,就會(hui) 被引入這個(ge) 假冒。一旦用戶輸入賬號、密碼,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竊取,賬戶裏的可能被冒領。此外,犯罪分子通過發送含木馬病毒郵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計算機內(nei) ,一旦客戶用這種“中毒”的計算機登錄網上銀行,其賬號和密碼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竊取,造成資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