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今年香港zui大的股份配售計劃完成了近2/3,15家戰略投資者與(yu) 新中信簽訂了股份認購協議。全國社保基金、外管局、四大國有銀行和淡馬錫等中外機構入圍,配售總金額高達395億(yi) 港元。
5月14日,中信泰富(即將更名為(wei) 中信股份)向15家戰略投資者出售2,932,798,000股增發股
份,籌集資金51億(yi) 美元或395億(yi) 港元,用於(yu) 支付收購北京中信股份股權的對價(jia) 。
值得注意的是,在占比11.78%的認購股份中,國有資本獨占約9.47%,全國社保基金通過工銀瑞信、博時基金認購12.46億(yi) 股,價(jia) 值168億(yi) 港元,持股5%成為(wei) 此次配股單一zui大的機構投資者。友邦保險(放心保)則以3億(yi) 美元外資股東(dong) 。
截至5月14日,15家戰略投資者所認購的股份加上中信泰富現有的獨立股東(dong) ,持股比例約18%,已經滿足了香港聯交所對於(yu) zui低公眾(zhong) 持股的要求。公告並未確定配售行動已完成,換言之,相比499億(yi) 元人民幣(約合港幣630億(yi) )的zui高配售額度,仍然剩餘(yu) 235億(yi) 港元的投資額度。
香港投行家溫天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訪問時分析,新中信明顯吸取了四大行引入外資股東(dong) 卻連遭減持的經驗教訓,大多挑選了具備長期資金配置的國企,有利於(yu) 股權結構穩定,對第三方投資者有利。但若從(cong) 國企改革的角度出發,需要確定參股的國有資本運用市場化的投資邏輯,否則就會(hui) 與(yu) 改革初衷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