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九三學社社員、華東(dong) 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道季說,塑料製品由於(yu) 其輕便、彈性好和耐用等特性而被人類廣泛應用,2013年*塑料的產(chan) 量已經接近3億(yi) 噸。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了海洋。研究表明,192個(ge) 沿海國家僅(jin) 2010年向海輸入的塑料垃圾就在400-1,270萬(wan) 噸左右,而中國是產(chan) 生塑料垃圾zui多的國家。隨著塑料在海洋中逐步積累,目前*海洋漂浮塑料垃圾的量估計高達27億(yi) 片、25萬(wan) 噸之多,海洋幾乎成了一個(ge) “塑料世界”。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問題引起了世界各國尤其是沿海國家的高度關(guan) 注,我國自2007年起也開始了海洋垃圾(包括塑料垃圾)的常規監測。2014 年 6 月 23 日聯合國環境大會(hui) 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2014 年年鑒》和《評估塑料的價(jia) 值》的報告中指出,海洋中大量的塑料垃圾對海洋生物生存的威脅日益加劇,保守估計每年給海洋生態係統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 130 億(yi) 美元。《2014 年年鑒》還特別將海洋塑料汙染列為(wei) 近十年中zui值得關(guan) 注的緊迫環境問題之一,並提出海洋微塑料汙染亟待關(guan) 注和研究。
微塑料一般被定義(yi) 為(wei) :尺寸小於(yu) 5 毫米的塑料纖維、顆粒或者薄膜。zui近美國雜誌《科學美國人》報道中國食用鹽中發現含有微塑料,由於(yu) 國內(nei) 各大媒體(ti) 和的轉載,造成較大的社會(hui) 反響。研究表明,微塑料存在於(yu) 表層海水、沉積物和海灘,甚至出現在zui偏遠的極地冰川和深海沉積物中。的一個(ge) 令人震驚的研究結果顯示,大洋海水中測到小於(yu) 4.75 毫米的微塑料數量比預測的要少90%左右,大量微塑料不知去向。其中可能的原因有:1. 這些微塑料被微生物降解掉或降解到納米級;2. 已經被海洋生物吞食;3. 沉降到海底沉積物中等。如果這些微塑料已經被生物吞食,由此帶來的生態影響和健康風險將令人擔憂。2014年,英美研究人員聯合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觀點”文章指出:微塑料已遍布整個(ge) 海洋,而生物體(ti) 中微塑料的汙染狀況以及造成的生態效應和健康風險是當前微塑料研究應著重關(guan) 注的問題。
除了破壞海洋環境外,海洋微塑料一旦進入食物鏈,將會(hui) 影響到海洋生態係統的健康和持續發展。海洋微塑料和海洋中的低營養(yang) 級生物,例如浮遊生物,具有相似的大小和密度,且許多海洋捕食者不能區分他們(men) 和微塑料的差別,因此微塑料極易被海洋生物誤食。研究發現,在來自於(yu) 英吉利海峽的504條魚類中,36.5%魚的消化道裏存在微塑料。在收集於(yu) 北太平洋副熱帶環流的385個(ge) 藤壺中,33.5%的個(ge) 體(ti) 消化道中含有微塑料。在來源於(yu) 養(yang) 殖場和超市的成熟的貽貝和太平洋牡蠣消化道中,研究者同樣發現了微塑料的存在。海洋生物不僅(jin) 能夠直接攝食海洋微塑料,而且可以通過攝食獵物而間接吞食微塑料。2015年4月27日,聯合國海洋環境保護科學問題聯合專(zhuan) 家組(GESAMP)發布了《海洋中微塑料的來源、去向和影響:評估》的報告。報告把微塑料對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等同於(yu) 大型海洋垃圾(如漁網、塑料袋等)對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
由於(yu) 微塑料汙染形勢嚴(yan) 峻,歐美等國家都加大了對微塑料研究的力度,有些國家或地區已經製定了一些法規或政策,如禁止在化妝產(chan) 品中添加塑料微珠等。美國已成立NOAA 海洋垃圾研究中心,有聯邦政府直接領導,專(zhuan) 門從(cong) 事海洋垃圾,包括海洋微塑料的研究。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015年6月的G7 上強調了她對塑料的重視,將關(guan) 注目標放在減少塑料和微塑料的汙染上。
目前,我國對海洋塑料汙染問題,特別是海洋微塑料汙染的關(guan) 注度不高,有關(guan) 政府部門和學界,對其認識程度與(yu) 上相比嚴(yan) 重缺乏和滯後,以致在我國現在一直沒有推動相關(guan) 的調查和研究。目前,在我國還沒有專(zhuan) 門的海洋微塑料監測技術及其監測規程。2007年,國家海洋局根據製定的《海洋垃圾監測技術指南》在我國近岸海域組織開展了海洋垃圾監測,指南中規定監測海洋垃圾按大小和材料進行分類,並未涉及海洋微塑料的汙染監測,也對海洋微塑料在我國管轄海域的汙染現狀及有害影響缺乏全麵了解和認識。海洋塑料隨海流漂流,具有無國界性,責任確屬非常困難。因此,我國在這個(ge) 方麵加強監測和研究十分必要。這不僅(jin) 將為(wei) 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也有利於(yu) 今後我國在相關(guan) 法規的製定過程中較為(wei) 主動;同時,積極推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問題的合作,可以進一步彰顯我國負責任大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