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取樣與(yu) 試樣
取樣一一對每種條件至少試驗5個(ge) 試樣,除非利用較少的試樣可以得到有效的結果, 如對於(yu) 事先計劃好的實驗這種情況。對於(yu) 有統計意義(yi) 的數據,應參考在操作規程E 122中所 列出的步驟。應報告取樣的方法。
幾何尺寸:
鋪層順序——為(wei) 了對不同材料的落錘衝(chong) 擊損傷(shang) 阻抗進行比較篩選,標準試樣厚度應 為(wei) 4.0~6.0mm[0.16~0.24in.],目標厚度為(wei) 5.0 mm[0.20 in.],層壓板定義(yi) 如下:
單向帶——層壓板結構由適當數量的單向層組成,使得固化後的總厚度盡可能接 近5.0mm[0.20in.],其鋪層順序則為(wei) [45/0A45/90]„s,其中"為(wei) 整數。如果“*接近”的厚度 小於(yu) 4.0 nun[0.16 in.],那麽(me) 應該采用N的後繼值即N+1。表1中提供了對不同的固化後單層 名義(yi) 厚度推薦的鋪層,層壓板的鋪層應這樣定義(yi) ,使得0°纖維方向與(yu) 長度方向尺寸相一致。 8.2.1.2機織物一層壓板結構應由適當數量的織物層構成,使固化後的總厚度盡可能接 近5.0mm[0.20in.],其鋪層順序則為(wei) [(+45/-45)/(0/90)]心其中N為(wei) 整數。如果“*接近”的 厚度小於(yu) 4.0 mm[0.16in.],則采用n的後繼值N+1。記號(+45/-45)和(0/90)表示機織物單層, 其經、緯向纖維指向所規定角度。含緞紋機織物的層壓板應具有對稱的經線表麵,除非另 有規定並在報告中注明。表2中提供了對不同的固化後單層名義(yi) 厚度推薦的鋪層,層壓板的 鋪層應這樣定義(yi) ,使得0°纖維方向與(yu) 長度方向尺寸相一致。
表1對不同的固化後單層名義(yi) 厚度,單向帶推薦的鋪層
固化後單層名義(yi) 厚度 | 層數 | 鋪層 | |
*小值, | *值,mm[in.] | ||
0.085(0.0035] | 0.10[0.004] | 48 | [45/0/-45/90]6S |
0.10[0.004] | 0.13[0.005] | 40 | [45/0/-45/90]5S |
0.13[0.005] | 0.18[0.007] | 32 | [45/0/-45/90]45 |
0.18[0.007J | 0.25[0.010] | 24 | [45/0/-45/90辰 |
0.25[0.010] | 0.50(0.020] | 16 | [45/0/-45/90]25 |
0.50[0.020] | 0.75[0.030] | 8 | [45/0/-45/90L |
表2對不同的固化後單層名義(yi) 厚度,機織物推薦的鋪層
固化後單層名義(yi) 厚度 | 層數 | 鋪層 | |
*小值,mm[in.] | *值,mm[in.] | ||
0.085[0.0035] | 0.10[0.004] | 48 | [(45A45)/(0/90)]12s |
0.10[0.004] | 0.13(0.005] | 40 | [(45/-45)/(0/90)]I0s |
0.13(0.005] | 0.15(0.006] | 32 | [(45/-45)/(0/90)t8A |
0.15[0.006] | 0.18[0.007] | 28 | [(45/-45)/(0/90)]7S |
0.18[0.007] | 0.20[0.008] | 24 | [(4535)/(0/90)豎 |
0.20(0.0081 | 0.25(0.010] | 20 | [(45/-45)/(0/90)]55 |
0.25[0.010] | 0.36[0.014] | 16 | 〔(45/-45)/(0/90如 |
0.36[0.014] | 0.50[0.020] | 12 | [(45/-45)/(0/90)].5 |
0.50|0.0201 | 1.00(0.040] | 8 | [(45/-45)/(0/90)]2S |
1.00[0.040] | 1.50[0.060] | 4 | [(45/-45)/(0/90)]s |
可供選擇的鋪層順序——采用本試驗方法的落錘衝(chong) 擊損傷(shang) 阻抗可以評定用其他鋪 層或纖維方位製造的層壓板。由其他鋪層順序進行的試驗必須指明所記錄的鋪層順序,並 給出包括所有試驗結果的報告。
試樣構型——圖7和8所示為(wei) 板試樣的幾何尺寸。
注4——允許對比規定尺寸更大的試板進行衝(chong) 擊,然後切割試樣(使衝(chong) 擊點在中心)用於(yu) 隨後按試驗 方法D 7137/D 7137M進行剩餘(yu) 強度試驗,隻要記錄所用的試板尺寸和步驟,為(wei) 本試驗方法的變更。對試板 進行衝(chong) 擊能有助於(yu) 減輕邊界條件和損傷(shang) 產(chan) 生機理的相互作用。
試樣製備——指南D 5687/D 5687M提供了試樣製備的推薦程序,並應遵循實際可行的 要求。
試板的製造——對纖維方位的控製是關(guan) 鍵,纖維方位的偏差會(hui) 影響所測量的性能。 纖維方位變化無常也會(hui) 增加離散係數。要在報吿中給出試板的製造方法。在所有的表麵, 試樣應有均勻的橫截麵。在試樣長度和寬度的任意方向,厚度方向的錐度不應大於(yu) 0.08 mm [0.003 in.],按11.2.5測量得到的厚度離散係數應小於(yu) 2%。
機加方法——對這樣的試樣,試樣的製備特別重要。當用試板切割試樣時要特別小 心,以避免由於(yu) 不適當的機加方法引起的切口、溝槽、表而粗糙或不平整、或是分層。要 通過用水潤滑的精密鋸割、銖切或研磨來得到*的尺寸。已經發現,對很多材料體(ti) 係用 金剛砂刀具(和高壓水切割)特別有效。邊緣應平整,平行度應在規定的容差內(nei) 。圖7和8
中給出了機加的容差和表麵光潔度的要求。要記錄和報告試樣切割方法。
標記——要對板試樣做標記,以便它們(men) 能被彼此區分和對原材料進行跟蹤,同時既 不會(hui) 影響試驗,也不會(hui) 受到標記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