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試驗前應使用合適的方法去除粉塵•濕氣和指印等, 警告:該淸除程序可能對材料有影響
條件處理
除另有規定外,試樣應在23C±2'C、50%±5%相對濕度(按IEC 60212中的標準大氣B)標準大氣 中至少暴露24 ho
程序
測定耐電弧時•置試樣於(yu) 電極裝置內(nei) 並調節電極間距至6.35 mm±0.1 mmo
接通試驗回路並觀察起始電弧、漏電起痕進展和被試材料的任何奇特現象舊如果任何試驗階段的 *次試驗進展正常,則隨後的試驗就不必再仔細觀察口警告:在觀察電弧過程中,操作者要配戴防紫外線眼鏡或應用紫外線遮護板。
觀察起始電弧以便確定它是否仍然保持平的且緊靠試樣表麵。如果電弧頂部處於(yu) 試樣表麵上方約2 mm或者電弧爬向電極上方而不再保持在電極*處或者發生不規則的閃爍,則表明回路常數不正確或者材料正在以極大速率釋放出氣體(ti) 產(chan) 物,
每次lmin試驗結束時■電弧嚴(yan) 酷程度將按表1所示順序增加,直至按3.1定義(yi) 發生失效。失效時,應立即切斷電弧電流並停止記時。記錄5次試驗的每一次到達失效的時間3八
結果 8J 本試驗的結果是以秒表示的失效時間,注:許多材料常常是在嚴(yan) 酷程度發生變化後的開頭幾秒內(nei) 失去抵抗能力的,當對材料的耐電弧作比較時,兩(liang) 者差異 處於(yu) 兩(liang) 個(ge) 階段交替的那幾秒要比處於(yu) 單個(ge) 階段內(nei) 所經過的相同的那幾秒時間重要的多,因此•耐電弧在178 s 與(yu) 182 3之間和耐電弧在174 $與(yu) 178 $之間兩(liang) 者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尊
已經觀察到的四種通常失效類型由於(yu) 許多無機電介質變成白熱狀態•致使它們(men) 變成能夠導電。然而,當冷卻時,它們(men) 又恢複到其某些有機複合物突然發生火焰,但在材料內(nei) 不形成明顯的導電通道,另外一些材料可見到因漏電起痕而導致失效•即當電弧消失時,在電極間形成一條細金屬絲(si) 似
第四種類型是表麵發生碳化直至出現足夠的碳而形成導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