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實驗步驟:
1.按GB/T1039—92中的規定檢查和處理試樣,並按GB2918—82 調節試驗環境。
2.檢測各負荷下機架的變形量。由於(yu) 在負荷下,機架也產(chan) 生微量變形,從(cong) 而使壓痕深度指示值大於(yu) 實際壓痕深度,這樣就必須定期檢查各負荷下機架的變形量。測定時卸下壓頭,升起工作台位其與(yu) 主軸接觸,加上初負荷,調節深度指示儀(yi) 表為(wei) 零,再加上試驗負荷,直接由壓痕深度指示儀(yi) 表中讀取相應負荷下機架變形量h 2 mm 。
3.根據材料硬度,選擇適宜的試驗負荷,裝上壓頭,並把試樣放在工作台上、使測試表麵與(yu) 加荷方向垂直,無衝(chong) 擊加上韌負荷後,把深度指示儀(yi) 表調到零點。
4.在2一3s內(nei) 將所選擇適宜的負荷平穩加到試樣上,保持負荷30s,立即讀取壓痕深度h1mm 。
5.必須壓痕深度在0.15 一0.35mm的範圍內(nei) ,若壓痕深度不在規定範圍內(nei) ,則應改變試驗負荷,使達到規定的深度範圍。
6.每組試樣不少於(yu) 兩(liang) 塊,測量點數不少於(yu) 10 點。
注意事項:
1.試驗時,必須所施加作用力與(yu) 試樣表麵垂直,試樣支承麵必須與(yu) 工作台麵接觸良好,試驗過程中加荷應平穩,不得有任何衝(chong) 擊和振動。
2.安裝壓頭或更換工作台應先預檢幾次,使儀(yi) 器處於(yu) 良好工作狀態,方可進行正式硬度試驗。
3.在施加韌負荷時,工作台僅(jin) 允許向上移動,直至初負荷施加完畢,不允許中途退回再向上移動,如上升時已超過允許偏移量,則下降工作台,檢查原因。
4.被測試材料的硬度,必須在儀(yi) 器測量範圍內(nei) 。若未知材料的硬度範圍,對負荷的選擇應由小到大,逐增加。